长生不老丹药的盛具——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银盒内盛有多达克丹药——谁吃了?

该盛具(鎏金石榴花纹银盒)属于何家村遗宝的一部分,出土于年,造型美轮美奂,艺术价值极高。在唐代文物当中,何家村遗宝不仅最精美,也集中反映了大唐王朝的技术水平、艺术成就和精神面貌。现皆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满地装、密不透风,是鎏金石榴花纹银盒的装饰纹样特征。盒的顶和底均微微隆起,子母口扣合。盒底纹样为三重,中心是八瓣花一朵,每瓣的尖部再出花瓣。以此为中心,第二重是大花瓣八枚,瓣内为石榴花,大花瓣连接处再出花瓣。第三重是团花八朵,花心均有衔草鸿雁一只。

盒盖的纹样与盒底相同,略有区别的是更为精细,在第二、第三重之间加刻花卉、飞鸟。盒壁的纹样也由以石榴花为母题的团花组成,合上盒盖后,侧壁形成团巢。银盒通体满饰纹样,又都衬以鱼子纹地,设计上几乎不留空白,纹饰錾刻流畅,一气呵成,表现了高超的技艺。盒内有墨书题字,个别字迹模糊不清,经仔细辨认,仍可辨识“溪州井砂卅七两,兼盛黄粉”。金银盒通常用来盛放贵重的药品、化妆品。这件银盒相对较大,高6.6厘米,口径12.8厘米,其内盛放了井砂、黄粉。

墨书文字中的溪州,在唐代属黔中道,即今湖南永顺县。银盒内井砂实测重克。井砂当为丹砂、朱砂的一种。《旧唐书?·?德宗下》:“黔中观察使奏:‘溪州人户诉,被前刺史魏从琚于两税外,每年加进朱砂一千斤,水银二百驮,户民疾苦,请停。’”《历代名画记》在叙及绘画颜料时说:“武陵(湖南常德)水井之丹,磨嵯(福建建瓯)之砂,……可见唐代溪州及武陵是著名的产、供井砂之地。

井砂、丹砂或朱砂可以做绘画的颜料,更是一种安神解毒的药物。盒内黄粉实测克。黄粉也是药物,《唐修本草》记载金屑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服之神仙”。黄粉或是金屑。井砂与黄粉还是当时炼丹的主要原料,唐代多位皇帝以及许多贵族笃信,服食丹药可长生不老。

石榴花纹饰在这件银盒上比较突出,花纹清晰地表现了写实的石榴。石榴花纹样从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在不少金银器上都能见到。法门寺出土的一件大银盆上的石榴纹更为写实。后代各类器物上的石榴纹属于吉祥纹饰,有连生贵子、人丁兴旺的寓意,而这一寓意大概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了。

▲详情可参阅《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齐东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齐老师对每一件文物的解读,都不止于文物的物理形态,而是基于他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把文物置于历史发展的时空框架中,由点及面,透物见人,往往从一件器物谈到一类器物,书中也有许多分析人们信仰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内容,构建起一个繁复多彩的知识网络。书中配好了一把把钥匙,等待读者拿来打开盛唐的大门。

——耿朔

落曰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