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绽放一周年,新文科建设再出发
石榴花绽放一周年 新文科建设再出发 为响应年11月教育部在《新文科建设宣言》中的部署,展示一年来新文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成果,振奋全校社团在疫情期间构建书香校园的士气,年12月5日,鲁东大学新型学生社团石榴花读书堂成立一周年大会在文学院演播厅隆重举行。文学院领导、各文科学院相关老师、校内外各人文类社团代表、社会相关机构负责人、文史哲融通创新基地班成员、石榴花读书堂历届大赛获奖者、石榴花读书堂全体成员及校学生会、文学院学生会、文学院研究生会相关负责人共计余人参加大会。 本次大会共分为五项议程:石榴花读书堂年换届大会、石榴花读书堂年成果展示、校外社团代表致辞、嘉宾教师致辞、历届大赛颁奖典礼,同时宣布成立“石榴花阅读推广服务基地”,启动《岭云学刊》和“石榴花新文科研究丛书”。每项议程之间设置了文艺节目,如吉他弹唱《恋爱ing》、乐器演奏《赤伶》、吉他弹唱《安河桥》、诗歌朗诵《老等》、合唱歌曲《小幸运》等。 文学院院长、《石榴花》杂志总编胡晓清教授回望了石榴花读书堂成立的初衷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宗旨,认为社团一年来举行的一系列特色活动为新文科建设和“社团育人”贡献了“石榴花模式”。她表示“石榴花阅读推广服务基地”的成立,旨在厚植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同时,她对同学们的成长和社团的发展寄予深切的期望与殷切的关怀。 在社团换届大会环节中,社团全体成员表决通过《石榴花读书堂社团修订章程》,选举了社团新一届理事会。社团前任会长赵婉婷述职,汇报了社团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免费向学校和社会公开四期《石榴花》杂志电子文本,助力疫情期间师生的线上教学与学习;举办六次书评、影评、随笔、书签设计大赛,收到投稿作品多篇;邀请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举办30期石榴花大讲堂,邀请优秀学生举行两期石榴花小讲坛;面向全校资助两批共27项学术调研课题,乘势而上成立学术部,激励同学们将书籍读到社会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疫情期间举办一系列服务师生、助力抗疫的活动,获得《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报道。新任会长张琳童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将继承上一届开拓进取、乘风破浪的精神,秉持石榴花读书堂的宗旨,怀抱初心与理想,优化各部门职能,持续推进社团内部良性改革,全面发挥内在活力,与校内外诸多社团共同致力于“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建设。 在社团年成果展示环节中,《石榴花》杂志副主编路棣、郭晓慧介绍了四期杂志的主要栏目和组稿、编辑、排版、印刷过程,表示今后杂志将继续引领跨学科阅读和研究性写作,紧密结合读书调研活动,弘扬阅读理念、汇聚社团文化、构建书香校园。学术部郑嘉琳介绍了学术部工作计划,如组织管理学术调研课题、编辑“石榴花新文科研究丛书”、参与学院相关学术会议的会务工作、组织国内外访学活动、与研究生会展开合作交流、提供考研服务等。外联部唐叶婷表示要加强与校内外社团的交流,共同铸造书香校园的人文气氛,介绍了“石榴花阅读推广服务基地”的未来规划,如面向社会大众和中学课堂,将新的阅读写作理念引入中学教学,协助中学建立人文社团;走进乡村教育,向大众推广阅读和写作。宣传部于景慧和编辑部王兆祺介绍了社团开发的一系列活泼可爱的文创产品,希望文创产品为社团发展和校园文化提供更多活力。交流部侯宝露展示了社团举办的30期石榴花大讲堂,重点回顾了年疫情期间邀请鲁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举行的8次跨学科、跨文化的大讲堂。 在校外社团代表致辞环节中。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晨曦》杂志社和山东工商学院《沐风》文学社对石榴花读书堂成立一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日后共同合作及推动驻烟高校的社团交流表达真诚期望。 在嘉宾老师致辞环节中,社团及杂志发起人、文学院黄修志老师希望新一届理事会继续秉承“打开一扇窗,照进一道光”的石榴花精神,坚守“跨学科、跨文化、跨层次”的社团定位,保持“闻风而动、观风而变、鼓风而行”的工作方法,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历史时刻,为后来者栽好树、铺好路,将民族复兴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系统谋划,主动作为,持续构建“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他认为本次大会是鲁东大学第二届文林大会,目的是促进校内外社团的交流合作,相聚石榴花,共话新文科。同时,他发布了社团在年的工作计划:联合三方力量,由石榴花读书堂、文学院研究生会、文史哲融通创新基地班共同创办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岭云学刊》,与《贝壳》《石榴花》共同构建文学院海陆空杂志方队;启动“石榴花新文科丛书”,打造社团标志性成果,将“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引向纵深;发挥“石榴花阅读服务推广基地”的功能,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助力中学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启动国内外访学计划,面向全校遴选优秀学生赴高水平大学访学交流;联合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创立“明清东亚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与“全球文明互鉴青年学者工作坊”;继续举行书评、影评、随笔等大赛,同时探索新型活动比赛。最后,他启发同学们通过阅读写作追寻安宁和自由,在跨学科阅读研究中体认万物一体、万事一理,通过创作来照亮他人和世界。 《石榴花》杂志执行主编、文学院姜娜老师回忆了社团发展的两个时间节点,启发大家思索自身的来向与去向,思考疫情对阅读生活的冲击,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化,鼓励大家通过阅读走向社会,体验自身的发展。《石榴花》杂志美术设计、艺术学院李文杰老师祝愿社团乘着新文科的东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同时希望艺术学院设计学科也能在新文科、新工科等风气下有所作为,携手共进。鲁东大学新华书店杨登辉经理讲述了新华书店与文学院的密切关系,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与社团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书香校园和新文科建设,全心全意服务于师生教学学习。 “小学堂”团队项目指导教师、国际教育学院刘昕老师认为鲁大“南有石榴花,北有小学堂”,小学堂“为古籍事业留人,为传统文化点灯”的理念与石榴花“打开一扇窗,照进一道光”的理念是相通的,一盏灯和一道光共同为学生开辟了一道路,希望青年学者实现“科研、教学、育人”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兰桂枝”团队项目指导教师、文学院李海英老师通过回忆求学时光,提出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启发同学们思考语言学专业能为社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在当下建设读书精神的栖息地。《贝壳》杂志主编、文学院贾小瑞老师在致辞中深情朗诵了一首诗歌《老等》,寄托深厚情怀,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 《石榴花》杂志编委、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袁向彤老师介绍了文学院为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学变革和新文科的建设需求,成立了文史哲融通、创意写作卓越人才、文理交叉语言信息处理等三个创新基地班,她指出石榴花读书堂作为省内外新文科建设的社团先行者,通过各种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丰富了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文学院文史哲融通基地班导师詹今慧老师通过讲述面试遴选文史哲融通创新基地班成员的经历感受,提出跨学科阅读写作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石榴花读书堂是实践和引领这种阅读风气的代表。 最后,石榴花读书堂举行年书评、影评、随笔、书签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李士彪、周海宁、贾小瑞、顾林、李文杰等老师为全校获奖同学颁奖。社团级社团“后浪”代表吕致远携社团全体成员上台合唱《小幸运》,全体与会人员上台合影留念。 石榴花绽放一周年,新文科建设再出发。此次大会熔文艺演出、换届大会、嘉宾致辞、展示仪式、颁奖典礼、计划发布等为一炉,扩大了“朋友圈”,划定了“路线图”,激励士气,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团回应时代命题的青春活力和“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撰稿:郭晓慧 排版:于景慧 审核:张琳童 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7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榴花阳光家园艾防家综服务项目前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