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0个)

事迹展示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丰京社区

一、社区帮困——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卫生纸、晾衣架、洗衣液、热水壶、洗脸盆……在丰京社区的一站式大厅内有一个“爱心”超市,货架不大但日常生活用品齐全,在这里,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就可以获得积分,不花钱,用积分就可以兑换所需生活用品。

二、社区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活跃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明。

1.“过新年、贴春联”是象征吉祥如意、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传统风俗。春节前夕,丰京社区举办了“迎新春·送吉祥”义务写春联、免费送春联活动。

2.阳光五月,活力初夏。丰京社区联合朝阳小区乒乓球协会组织的老年人乒乓球比赛正在火热进行。

3.为丰富小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小区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营造和谐、温馨的小区生活氛围。丰京社区联合文体广电局电影公司及家园物业在御苑新城小区广场,免费为小区居民放电影,为他们送去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

三、社区教育——围绕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依托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认真开展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文明礼仪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和辖区青少年综合素养。

四、社区便民服务——社区根据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社区民生改善。

五、社区环境卫生——以在职党员为载体,以打好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攻坚战为目标,社区围绕环境美化,大力开展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社区居民养成爱护家园、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创建绿色文明、优美整洁的社区环境。

六、社区治安——在“两会”、“两考”、“国庆”等重要时期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巡逻工作。深入了解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信教人员动向,认真走访排查辖区内娱乐性场所,杜绝了黄、赌、毒等各类社会治安案件的发生,切实消除了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

七、社区邻里互助——社区志愿者定期到辖区困难儿童和孤寡独居老人家里,通过“唠家常”的形式了解困难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和解压。既弘扬了邻里友爱、团结亲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又帮助困难儿童增强了自信心,关爱了孤寡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其得到了社区“家人般”的温暖。

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皇冠社区

皇冠社区志愿服务站,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出发点,设置多功能服务室,实现了服务群众的规范化、便捷化、制度化,构建起“一站式、立体式”的综合服务网络。仅年全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40场次,受益居民余人。

一、统筹各类志愿资源,丰富服务内容。着力做好三个结合,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一是把志愿服务与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回归社区相结合。将在职党员纳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志愿服务输送了新鲜血液。二是把志愿服务与区域化党建相结合。将社区附近的街道卫生院支部、移动公司支部、正大联合党支部等纳入社区党委范围,医院志愿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联合多方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我们身边的困难儿童”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三是把志愿服务与各类社会组织活动相结合结合。与童趣读书会、雷霆救援队等社会组织结成合作单位,充分挖掘志愿者资源,利用周末、假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开办了“心灵驿站”,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志愿者为辖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情感咨询;组织志愿者和政协委员定期开展献爱心活动。为社会组织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延伸社区志愿服务范围。二、“订单式”服务融入群众,满足居民需求。设立意见征集簿,搜集居民意见建议,为群众提供“订单式”志愿服务。设立了讲文明树新风文化长廊、志愿服务宣传阵地,开辟道德讲堂、社区课堂等阵地。按照“以活动吸引人,以活动影响人,以活动促教育”的思路,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立足实际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了“庆七一”表彰大会、“红八月”消夏电影播放、“跳蚤市场”等活动。创建了“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站为老年人创办了棋牌室、阅览室等,成为老年人休闲好去处;同时社区与振兴卫生院的医疗志愿者队伍进行对接,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志愿活动,医院专家现场为辖区群众答疑解惑。三、发动志愿者守土尽责,疫情期间勇担当。面对全区最大小区防疫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社区服务站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充分宣传调动辖区志愿者资源,在辖区形成“社区是我家、爱他守护她”共同抗疫氛围。面对辖区重点隔离人的艰巨任务,在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现一列确诊或疑似病例。辖区四名志愿者先后获评西安市最美战疫者、区级抗疫优秀个人,社区党组织也获评优秀党支部。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挖掘社区潜力,增强社区凝聚力,突出社区亮点工作,将志愿者服务打造成为胜利街社区的“暖心工程”。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府东社区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府东社区成立于年8月,管辖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余人,现有志愿者团队6支,志愿者注册人数人。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奉献、互助”志愿服务宗旨,不断加强完善队伍建设,创新社区治理发展新思路,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每个志愿者团队都以其特长发挥其服务群众的作用,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形成社区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一、整合辖区资源,培育发展志愿团队。府东社区先后成立咏梅艺术协会、欣悦艺术团、巡逻队、老兵宣讲团、最美理发师志愿队、家电维修志愿队六支志愿队伍,把热心公益服务的党员和社区居民整合集中起来,推动个人服务转为规模化的志愿服务组织,为辖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困难家庭帮扶、文艺演出、固定巡逻、特殊群体走访、消防安全宣传等服务,并尝试开设“老年餐厅”等,帮助解决民生难题,凝聚大众民心。

二、铸就创新品牌,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依托“道德超市”的品牌阵地,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将参与这区志愿者服务团队,也通过不断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不断完善相应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依托“启明星学社”“亮剑突击队”品牌,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志愿活动73场次。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党建引领的有机融合,开展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以“思想建党,志愿先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56场次,发挥党员引领与示范作用,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辐射面,使志愿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联动方式增活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为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服务载体,以社区社工为服务手段,外加有力的志愿服务团队,使志愿服务不断趋于常态化。六支志愿服务队,在治安环保“红袖章”、居民公益“理发师”、邻里生活“和事佬”、百变维修“百事通”、文娱团体“百家乐”、红色老兵“宣讲员”开展活动场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另外,在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如,近年来所开展的开笔礼活动,亲子井盖涂鸦活动,文明宣讲活动,垃圾分类亲子扎染活动,老年健康讲座活动,老年趣味运动会,未成年人法律宣讲活动、与辖区单位共同开展创文明城市宣讲活动等共计场次,都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拉近了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新民社区

新民社区地处中心城区核心地带,面积0.25平方公里,辖区驻地单位8家,居民院落38个(其中老旧小区和棚户区11处),人口户、人(其中长住人口约余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5支,注册志愿者近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5%。社区坚持“三个强化”促志愿服务,凝心聚力创最美社区。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制度。疫情防控期间,首创“红小帽”巡查队,志愿者巡查卡口管控、院落卫生、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等6个方面46项内容。组建“红小帽”志愿服务队,并且在志愿汇APP注册招募志愿者72名,采用积分制管理,组织策划“喜迎十四运、共创文明城”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扮靓社区黑板报、文明交通引导、城市家具美化、倡导公勺公筷等活动20余场。9月19日,配合市机关工委组织市、区两级近百名机关志愿者在辖区开展“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扮靓城市家具”志愿服务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网、央广网、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发布等多家主流媒体,对社区“红小帽”志愿服务队给予高频次报道。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街区品质。提出“六联六促”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具体做法,着力发动辖区驻地单位、沿街商户、居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和文明城市创建。83岁的张福宏老人加入“红小帽”担任老旧小区改造监督员,86岁的老党员冯铁成加入“红小帽”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建成全市首个社区微景观旅游示范街“新民二巷”,增加“老物件展览,怀旧场景,街头小景”等微景观,成为西安电视台《你好我的城》首期直播地,“红小帽”志愿者全程参与直播。作为老城内新的“网红打卡地”,被新华社、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是强化共驻共建,培育志愿文化。依托“四社联动”机制,引进阳光家园、残健同行残障服务中心等残疾关爱社会组织,策划“新互动聚民心”项目,开展康复课程、心理辅导、生活照料、“残健同行”等系列活动30次。与基督教女青年会、狮子联合会、公益联盟、陕西公羊会等紧密联系,开展文体娱乐、公益救助、公益消杀等活动20余场。与驻地单位西安市三十中、通济坊小学、中顺家政等紧密合作,开展“情在夏日、童样欢乐”六一儿童节、“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演出等活动。实施“爱心15”志愿服务项目,与西一路怡康护理院、民乐园色彩沙龙,每月15号在社区开展义诊、义剪,走进护理院等活动。社区坚持与驻地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紧密联系,做到志愿服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特色,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文化。

西安市蓝田县蓝关街道新民街社区

蓝关街道新民街社区位于蓝田县城区中心部位,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现有25个居民小区,住户户,常住人口人,以老旧小区为主,中、老年和幼儿为主要常驻人员,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不断招募、扩充志愿者队伍,注册人数已达到了名,占社区常住人口的33%,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数占在册志愿者人数的90%以上,单人单次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两个小时,累积年服务活动时间达到45%,在辖区居民中活动认同率、支持率高达97%。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与社区党建的有机融合,辖区内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社区报到,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以及志愿者的特长,分别成立了政策法规宣传队、科普知识宣传队、扶贫帮困助残队、法律援助服务队、治安防范服务队、环境保护服务队、义务医疗服务队、民事纠纷调解队、文体活动服务队等9支志愿者服务队,并开展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志愿服务本着四城联动,互帮共建的原则,为居民开展精细化、专业化的对口服务,科普知识宣传队不定期的在社区开展科普讲座,如垃圾分类、健康卫生、消防安全、扫黑除恶、文明倡导等;建我家园、爱我家园,环境保护服务队先后开展了多次“大擦洗行动”,除野草、整环境、擦洗小广告、清理死角杂物,帮助居民的同时也让居民参与进来,共同打造干净美好的宜居环境;医疗志愿者队伍开创了“健康伴我行”为依托的义诊活动,每周三在社区为辖区内的居民义务测血糖,量血压,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认同;“3.15”雷锋日,为居民义务理发,义诊,法规政策宣传;走访和关爱老年人,每到逢年过节为辖区的孤寡老人送月饼、送“福”字、送春联,谈心畅聊,并在元旦、端午、中秋、重阳、国庆节,均为居民举办各式各样的娱乐表演活动,并为辖区内的金婚夫妇庆祝七夕节,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情人节活动;治安防范服务队、民事纠纷调解队长期在社区开展网格化志愿管理服务,定期在辖区内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发现矛盾纠纷,   防控的是疫情,凝聚的是人心。抗“疫”路上,在自强社区的居民院落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毅然走出家门,志愿前往社区抗“疫”工作的一线,他们是北关街道自强社区退休干部、党员、居民群众。

他们为院落张贴温馨提示,对出入人员登记、测温、消毒。年已七十的退休党员边旭说“抗击疫情不只是社区的事情、也不只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党员同志率先行动起来,带领大家共同站好这个岗。”他们每天臂戴红袖标,准时来到值守点,为防“疫”工作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普通口罩下是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是自强社区最美的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市莲湖区枣园街道唐都花园社区

一是探索“四社联动”。社区积极吸纳优秀的社会组织、社工和社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开展社区教育、敬老服务、扶贫助困、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文体宣传、科普宣传等服务活动余次,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会组织、社工队伍、社区志愿者为支撑的“一核四联动”工作机制。创立了“亲情陪护”、“智慧老人课堂”、“妙手匠心课堂”、“假期素质教育课堂”等多个品牌服务项目,服务时长累计超过小时,服务0余人次。二是助推服务品牌建设。在关爱老人方面,打造“智慧老人课堂”品牌,为中老年群体进行智能手机的实际操作培训,已开展培训余人次。在志愿服务方面,打造了“红太阳敬老亲情陪护”品牌,组织党员和志愿者为辖区空巢孤寡老人提供亲情陪护服务,自年元月至今已服务老年人余人次。在关心下一代方面,打造“假期课堂”品牌,由社会组织对社区中小学生提供假期课外兴趣拓展服务,目前服务学生余人次。唐都花园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于年元月正式成立,现有志愿者多人。唐都志愿者本着“奉献—博爱”的理念,长期活跃在扶贫、助残、济困、公益、演出、环保、宣传、社区义诊等领域。日常工作中,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禁毒、计划生育、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宣传、文艺演出等,年至今志愿者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每年的元宵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志愿者们都会为居民朋友们或养老院的老人精心准备文艺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每年寒暑假,都会开展以安全知识教育、风俗礼仪、法律课堂等为主题的假期素质教育课堂,受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欢迎,社区假期学校也因此被西安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优秀品牌建设示范点”。年8月,为响应西安市莲湖区慈善协会“保护环境、减少垃圾、扶贫帮困、奉献爱心”的活动,社区志愿者在唐都花园社区举行废旧物品捐赠回收绿色行动,此次活动得到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共收集废旧衣物余件。社区志愿者不仅在本社区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为了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放弃休息时间,活跃在蓝田、渭南一带的偏僻农村,开展以爱心助学、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公益帮扶活动。年4月,由唐都花园社区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队牵头,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为蒲城13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一对一捐助,每人1元,共19元。诸如此类捐助活动不胜枚举,自年至今先后慰问各残疾儿童中心30多次,引领志愿者团队资助贫困学子近百人,捐助财物累计50多万元,受益者达2万多人次。大力发扬“奉献—博爱”理念,重点服务孤寡老人、贫困残疾人、留守儿童。从年开始每周六(不含寒暑假),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都会陪社区孤寡、空巢老人聊天,帮老人剪指甲、梳头,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此项服务一直延续。年7月,社区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参加“我想有个家”——关爱淳化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志愿者们带头捐款并号召热心人士为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爱心。

西安市未央区草滩街道华山分厂社区

华山分厂社区位于草滩街道兴华路8号,东依幸福河生态公园,南邻经开第七中学,北靠西北工业集团华山分厂,西至兴华路。属厂型社区,前身是华山分厂家属委员会,2年华山分厂家委会更名为华山分厂社区。社区现占地91亩,共有楼栋35栋,居民户,人口约3余人。社区两委班子健全,基础设施完善,邻里关系和谐,在草滩街道党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做好党建居务各项工作,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配合下,先后荣获陕西省和谐社区、西安市科普示范社区、西安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未央区四星级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并于年被授予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项目示范点。

年,社区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站,根据服务站工作要求组建社区志愿服务站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及服务内容,每年依托社区活动开展做好志愿服务各项工作。志愿活动紧密结合居民结构及需求,与驻地单位西北工业集团北郊分厂、经开第七中学、医院等多个单位联合,分别成立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物业志愿服务队、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老年文体志愿服务队、老年学雷锋互助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关爱健康志愿服务队、文体志愿服务队等9支不同类别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面对不同人员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做到志愿服务全覆盖,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华山分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模式按时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根据西安市对社区志愿者注册及录入要求,华山分厂社区做好广泛宣传注册工作,通过驻地单位和居民共建的方式,共完成注册志愿者人数人,同时,依托社会组织,通过周边学校师生参与的方式,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其中包括环境卫生治理、助老敬老服务、扶贫帮困、关心关爱下一代、党员志愿服务、社区文体互助等多个服务项目,服务社区居民人次达0余次。

华山分厂社区地理位置偏远,老年人占社区居民总数的30%以上,居民外出参加活动困难,社区志愿服务站针对这一难题,面向老年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开展“为9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端午节关爱帮扶送粽子”“浪漫七夕摄影展”“重阳节健步走”“老年厨艺大比拼”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社区志愿服务站有效利用儿童之家的平台和资源,面向社区未成年人开展读书交流、自我保护、暑期学习等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志愿服务项目,让社区未成年人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发散思维,在志愿精神的鼓舞下,争做小小志愿者。

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在社区阵地建设期间,志愿者团队义不容辞,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区建设等各方面,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倡导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疫情防控期间,冲锋陷阵,日夜值守,积极出力,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每个志愿者和普通人都在默默奉献……在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向社区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在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社区志愿者走门串户,对窗前屋后,绿化带内常年杂物得到统一清理,整个小区的环境焕然一新。社区在变好,变得越来越好,离不开这群默默奉献志愿者的努力。

华山分厂社区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周边志愿者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质量,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上林街道上林南路社区

上林南路社区志愿服务站,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为民服务,创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围绕百姓所需,社会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居民群众的活动。建立了以社区工作人员为基础的网络体系结构,完善、规范志愿者的招募、管理等制度,现有志愿者人,并带动辖区8家爱心单位加入志愿服务。

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扫黑除恶”入户走访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深入辖区2个小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宣传和线索大排查活动;同时,组织志愿者向居民群众发放宣传品、讲解扫黑除恶知识、发放调查问卷等,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

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活动。为了更有力地推行垃圾分类,通过会议、活动等形式,对社区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专项培训,并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经验方法,在日常宣传中为居民现场演示垃圾分类。社区志愿者将垃圾分类知识和观念融入到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中,使居民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深化了垃圾分类理念,助推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开展。

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围绕居民群众之所需,不断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配钥匙、磨刀、理发、口腔检查等免费服务。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看望、慰问老人,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温暖和关爱。积极开展爱心义诊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医疗志愿服务机构为居辖区民提供义务诊疗、健康咨询、保健辅导等服务。儿童节,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用爱点燃希望,爱心助学活动”。积极投身于世界环境日、消防宣传日、普法宣传日等一系列纪念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教育、咨询、宣传等志愿服务。经常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志愿者们集中对小区道路、店面门口、绿化带、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依托辖区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亲子感恩”和“亲子游戏”等志愿活动,让居民家长和小朋友在活动中共同健康成长。定期邀请消防大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围绕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志愿者,纷纷捐款捐物,为支持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爱心,积极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居安路第一社区

居安路第一社区成立于年,辖区常住人口人,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人,下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金色亲情志愿服务队、孺子牛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平安志愿服务队、文娱志愿队、绿色志愿队、平安志愿服务队、同仁堂医疗服务小分队8支志愿服务分队,主要开展孤老帮扶、公益宣传、文体宣传、家政服务、关爱未成年、理论宣讲、安全教育、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活动。

年以来,社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创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力推动志愿者服务,为社区的创新发展、创新服务、维护平安稳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一、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凝聚骨干力量,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一方面,把热心公益服务的党员和社区居民整合集中起来,推动个人服务组织化,使其个体行为发展成为规模化的志愿服务组织。另一方面,把辖区现有志愿服务力量整合集中起来,引导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服务社区发展。目前,已与同仁堂长安分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单位联合,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

二、着力激发群众志愿热情。紧密切合居民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便民行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惠民性和实在性。在“世界无烟日”组织志愿者在小区开展“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志愿宣传活动;针对农民工,定期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维权宣传、法律咨询、安全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进行结对共建,多次举办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校外实践活动平台;组织退休干部、老党员积极参与“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高,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年以来,社区针对空巢老人开展“暖阳在XIAN”志愿服务活动20场次,不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去家里拜访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医院检查买药,邀请医生为老人做理疗,缓解老人的病痛,陪同老人到社区参加社区活动,为老人孤单的生活增添一抹乐趣。开展“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26场次,围绕“小区做公益”“环保做公益”“马路做公益”等主题,开展文明宣传、邻里互助、秦岭生态保护、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劝阻群众不文明行为,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围绕“让居民受益、让群众满意”这个中心,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离退休党员志愿者开展“迎十四运,创文明城”“车让人”等40余次志愿活动,逐户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大走访活动,向群众面对面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和城市发展成果,发放调查问卷3万余份,了解群众生活所需,解决群众困难,为居民在家门口及时有效化解小矛盾、小摩擦,社区处处呈现一派社会和谐、邻里和睦、居民和善的景象。被授予年度西安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西安市经开区白桦林居社区

为全面落实中央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和志愿服务常态化,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形成,白桦林居社区着力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到目前为止,已有市直机关党委、市民政局党支部、管委会机关党委、经发集团党委等54个党组织和社区的居民志愿者共名,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一、高度重视,稳步推进。社区党支部对在志愿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下,成立了《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和活动开展,填报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卡,志愿岗位认领,志愿者注册登记,建立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档案。西安经开区白桦林居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站成立近十年来,由党员志愿者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关爱服务队、文化体育队、医疗保健队、义务巡逻队六个服务队组成,现已有名注册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并定期开展各种志愿活动,白桦林居社区党支部以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契机,积极创建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培育年度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建设社区爱心广场,设置居民微心愿墙,设立党建工作指导岗、政策法律宣传岗、文明新风践行岗、扶贫帮困助残岗、文体活动服务岗、科普知识宣传岗、民情收集反馈岗、法律援助服务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等志愿岗位,扎实做好管理、服务活动开展等各项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活动常态化开展。

二、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化。一是动员社区各方力量参与,共同做好社区入户动员注册登记工作,同时摸清帮扶对象,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二是结合社区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做好记录、建立台账;三是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定期在社区开展工作;四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从思想上重视,吸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

三、志愿服务常态化。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五一”、“七一”、“十一”等法定节日社区文体志愿者积极奉献文艺活动。

四、党员志愿者是社区服务的助推器。党员志愿者主动在社区开展志愿活动,特别是今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来白桦林居社区报到的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于2月11日报到后便开展工作,成立8个临时党小组,分配到白桦林居等12个小区开展工作。他们佩戴红袖标,戴上党徽,深入小区,紧急进入战斗状态,志愿者轮值卡点、消杀巡查、排查接收疫区隔离人员、管控测温各个环节,自愿捐款捐物,争做亲历者、排头兵,为社区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青年路第二社区

青年路第二社区成立于1年6月,位于青年路中段,东起立新街西至从新巷,面积0.3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8个院落及部分平房区,4个驻地单位,常住人口余人,总户数户。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8%。如何让这一老一小生活幸福,让中年人无后顾之忧,一直是社区党支部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