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端午节,宋人这样过
语言/声音/人文 绘声绘色的爱 不动声色的陪伴 宋人这样过端午有人说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既然是纪念,那怎么能互祝快乐的?其实最早祝福端午安康的习俗是因为端午节又被称作“五毒节”。五月的“五”,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个“乂”表示交错交午的意思。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阐释:“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段玉裁给的注释则解释道:“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也就是说这是五行交错的时间段,这就好像好莱坞大片里的场面,好几伙人同时跑到一个地方去,肯定要打一场大仗的,他们一打仗,普通人可就要遭罪了。在中国古人看来,五行交午的这个时间段最容易滋生病毒,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五月初五端午这一天就要互祝安康。但是,端午只能祝福安康吗?这是我们对端午的误解,其实,古代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就有一段描写北宋宫廷过端午节的场面。 从包粽子、赏赐香囊画扇以及各色人物的衣着打扮都能看出一些北宋时期宫廷贵族庆祝端午盛事的场景。那么北宋民间老百姓又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首我个人认为的把端午节写的最美也最快乐的词——北宋词人黄裳的《喜迁莺端午泛湖》,让宋人来告诉你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喜迁莺端午泛湖作者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这首词把端午节这天的景、物、人、事写的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既有烟火气,又有诗人意!《喜迁莺》是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是规定一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的,相当于是一首歌的曲谱,曲谱是固定的,谁都可以往里面填词,每个人填进去的词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格式和调子都是一样的。《喜迁莺》这个词牌句短而参差,有小令和长调两种,这首词属于长调。一般词分上下两阙,也就是分两段的意思。这首词压的是入声字韵,我在吟诵的时候有一些字吟的很短促,容易造成跳跃明快的这样的字叫入声字,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的读音,而在普通话吟诵中,入声字的突显则成为吟诵区别于唱歌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题目《端午泛湖》代表了这首词的内容是端午节的时候在湖上泛舟的所见所闻所感。“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梅霖”是指下了很久的黄梅时节的雨,“初歇”就是刚刚停了,词人觉得这天气放晴的真是时候,恰到好处,因为天气晴了,人的心情也就跟着晴朗起来了。这时词人突然发现了很多有着火红花蕊的海石榴花,“绛”是一种如火焰鲜血般的赤红颜色,不是有个词牌叫《点绛唇》吗?意思就是在女子的唇上点一个红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前世叫“绛珠仙子”,意思就是留着血泪的仙子。所以这个赤红的“绛”字就像是一个“on”启动键,一键开启了一个热烈的端午节,一键开启了一天的好心情。“乍”有突然和恰好的意思,说明这海石榴花开的也是及时,开的也是恰到好处。天气好,这是天时;花开的好,这是地利;天时地利都有了,那么,人和呢?“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词人并没有直接写人,而是把目光聚焦在“角黍”和“香蒲”上。“角黍”就是粽子的雅称,“黍”是黄米,也叫黄黏米。绿色的粽叶包着像黄金一样的米,看看这撞色,真有富贵之气;“香蒲”就是有香味的菖蒲草,和艾蒿一样都有清热散结辟邪之效。“香”,嗅觉怡人。“切玉”指的是它的根茎犹如玉一样的净透温润,真有雅致之风。富贵之气,雅致之风,真是气韵天成。那么家家户户都在干什么呢?“是处玳筵罗列”,“是处”是到处的意思,“玳筵”是豪华的筵席,家家户户都摆着豪华的筵席庆祝端午。(这是小语心灵手巧的妈妈亲手包制的香粽)“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人都在干嘛呢?节日里的年轻人永远是最开心的,玩的是最嗨的。那时候没有手游,少年们都在玩一种竞技游戏——斗草。说起斗草,这可是古人非常热衷的一种游戏,不仅端午节玩,清明节也玩,平日里更是少不了。宰相词人晏殊就在《破阵子春景》里写道“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意思就是我还纳闷为什么昨天做了美梦,原来预示着今天斗草我会赢啊!斗草分两种,一种是文斗,一种是武斗,文斗就是比赛谁采来的草样式新鲜,谁能认出的品种多;武斗呢就是比赛谁采来的草韧性足,两根草交叉十字放在一起互相拉,就像我们今天的“拔根儿”一样。“玉腕”就是像凝脂皓雪一样的手腕,上面系着五彩的丝线。“舣”是停靠,“舣彩舫”就是把装饰着七彩图饰的船舫停在岸边,看湖心有双双对对的龙舟,一齐出发。通过词的上阙,我们看到了北宋时期的端午景、端午物、端午人和端午俗,既热烈、又多彩、还带着菖蒲和饭菜的香味儿,真是流光溢彩,令人垂涎!下阙承接上阙结尾的赛龙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龙舟竞发,勇夺锦标的热闹场面。“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绝了!绝了!那场面最难描画的地方是激起的浪花就像湖上飞舞的雪花。装饰着图案的鼓声像喧闹的雷声,龙舟上的旗帜就像闪电划过湖面,一直到夺得锦标才结束。其实有以上这些词句已经足以让我喜欢这首词了,而词的结尾,词人突然把格调从热烈变为了冲和,这让我对这首词更加青睐——“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望中”就是眼睛看到的——水天都已显出暮色,“朱帘”就是红色的帘子,红帘子还高高的揭开着,帘子后面的人呢,也许还在吃着、喝着、聊着、玩着,“归棹晚”,“棹”是船桨的意思,在这里就指代船。这句是写词人自己呢,词人一个人划着船回家了?那多落寞啊!他才不是一个人,陪他一起回家的还有那满载的十里荷花香和天上的一钩新月呢!真可谓是满载而归,气定神闲!这就是有气韵的宋人,冲和平淡却不从落落寡欢。这才是端午节应该有的样子,丰富、热闹,又充满了诗意。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个人觉得北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烟火气的时代了,那幅《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也正是这样的烟火气。北宋的富足不像大唐王朝那般雍容华贵,它崇尚的是简约、低调、从容和各得其所。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端午除了安康,也是可以快乐而且充满诗意的。那么我就祝福大家——端午快乐,幸福安康!长按以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8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工笔石榴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