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pf.39.net/bdfyy/

一年未更号,同学兼好友生辰,此篇作礼,相识十二载!!!

端午将至

邻居家的院子前自围了篱笆,高不过半米,前面种了几丛不知名的植物,春繁花尽后,只有这绿油油的植物,仍然伸展着巴掌大的叶子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摇曳,起初不及篱笆的高度,现在笔直的杆儿,直破天际,碧绿的叶将篱笆遮了个严严实实,枝干靠近顶端的部分长了些许花苞和皱缩的嫩叶,隐约可见丝丝红艳。盛夏的毒日头里,蝉鸣喁喁,艳丽的大红花开满了枝干……

路边有数株开粉紫小花的植物,名牌上标着“锦葵”二字,下附几行介绍,一度让我记住了这个叶类似而花不同的植物,错认“蜀锦”多年。曾在诗书当中,读到蜀葵,多有疑惑。后读《植物名实图考》方辨此物,书中所言这种植物最早见于《尔雅·释草》:“菺,戎葵。”,“戎”在古代指中国的西部民族。南宋罗愿的“动植物词典”《尔雅翼》中的解释是:“凡草木从‘戎’者,本皆自远国来,古人谨而志之。今戎葵,一名蜀葵,则自蜀来也。”

《战国策》中有言:“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这句是说,如今的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这里的蜀国指的是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有“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之说,即古蜀国历史悠久,始于盘古开天辟地。后来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平定了蜀国全境。所以“蜀”自商周为蜀国,到秦时为蜀郡,三国时为蜀汉,现在则为四川的别称。

蜀葵之名自此而来?源于属地之说,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根据其定义而言;《康熙字典》中有:“《韵会》鸡大者谓之蜀鸡."“蜀”在这里作“大”的意思讲。因为蜀葵为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两米,又称一丈红,大蜀季等,比较符合“大”的解释;再看另一种作物:高粱,一年生草本,直立,高3~5米,别称蜀黍。但这里是说高大貌,还是多种植于蜀地,不得而知。个人认为两种说法皆在理,但又有点牵强附会。

蜀葵,锦葵科植物,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小时候总感觉它有异域的神秘),“蜀葵”的叫法最早出现于有晋,但论述多混淆了蜀葵和锦葵二者。

南北朝时期,颜延之就曾给其高度赞誉:“渝艳众葩,冠冕群英”,蜀葵花期很长从6月开至8月,茎秆笔直,叶翠花艳,形态优美,颇具观赏价值,所以在我国的栽培历史相当悠久,从皇家园林到私人庭院皆有其倩影,唐朝之前就便种于全国,至宋代还培育了不少名贵品种,到了明、清培育的品种甚至达到五六十种之多,但后来因为培育技术没有延续下来,所以很多品种都已经消失了。

北宋和明代都曾有文献记载蜀葵现有品种和变异品种的性状,包括花型的变化、花瓣的形状变化,花瓣的数量变化、花瓣的排列变化等,到了清代,在谢坤的《花木小志》里对蜀葵的颜色也有详细的论述:“细审之,其色有深红、桃红、水红、秾紫、澹紫、茄皮紫、浅黑、浑白、洁白、深黄、浅蓝十余种。”真是丰富多彩,各型各色兼杂,极为绚烂。可见蜀葵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受喜爱程度。

我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写蜀葵者不在少数,以蜀葵为主题的画作,工艺品流传下来的更不在少数。蜀葵作为盛夏的主角之一,花色明艳,常常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花鸟画自五代两宋之后才自成体系,蜀葵入画在宋代及以后的作品中多有体现。蜀葵又称“端午花”常常和鲜红的石榴花匹配,作为端午最重要的时令花卉出现。近日重读《梦华录》:“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在这里,“葵”就是指蜀葵。

宋代端午画扇面《端午戏婴图》,蜀葵作为衬景出现。

南宋李嵩的《夏花篮》,石榴花、蜀葵,萱花,栀子花和夜合花皆为端午的时令花草。

明代陈栝的《端阳景》:描绘的就是瓶插蜀葵、石榴和蒲草等时令花草,蜀葵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能,所以人们认为蜀葵有辟邪的功用,端午当天除了饮用雄黄酒,吃粽子外,还会在家中瓶中插蜀葵。

明末清初画家恽南田的《端阳景》,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法,图中蜀葵和石榴相映成趣,体现时令端午。

清廷画师郎世宁的《午瑞图》:用中西结合的画法,刻画了青釉梅瓶里插着蒲草叶、石榴花、蜀葵花,左下角的托盘里摆着樱桃和李子等时令水果,右边则是几个粽子,无不是端午风物。

蜀葵在古人心中的占比很大,在向日葵传入中国之前,人们总是赞誉蜀葵向日的特性:“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但疑承露矜殊色,谁识倾阳无二心”,“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等,蜀葵所赋予的精神内涵就是始终追逐光明,同时也象征了文人墨客的最高理想:忠君报国,所以古人借物抒怀,以此吟咏蜀葵。

蜀葵不仅在国内倍受追捧,在国外亦是如此。

蜀葵(学名:Alcearosea,英文名:Hollyhock),维基百科上说,蜀葵从8世纪起,引种到世界各地,15世纪传入欧洲,作为最早传入欧洲的花卉之一,它的英文名来源也相当有意思,16世纪,英国狂热的神学家,“英国植物学之父”约翰·雷(JohnRay),因信仰不同,在流亡欧洲时遇上了这株美丽的中国植物,后来他根据植物学分类的方法,用古老的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给蜀葵起了一个神圣的名字“Holyoke”,意为“神圣的锦葵”或“来自圣地的锦葵”,因为锦葵属和蜀葵属为近亲,同属于锦葵科。所以英文名为“Hollyhock”。

蜀葵有超长的花期,色彩艳丽,适应力极强等特性。无论是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还是温暖的印度洋沿岸,还是南半球的岛屿上,都能见其身影,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花卉,绚烂多姿,优雅别致。

塞尚(PaulCézanne)、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和莫奈(Oscar-ClaudeMonet)等大师笔下都描绘和传播过这个来自异域的精灵。

莫奈的《花园,蜀葵》Thegarden,Hollyhocks,浓浓夏日,身着厚衣的卡米耶,花园里蜀葵盛放。

梵高《花瓶里的蜀葵》Vasewithhollyhocks

亚力克西·克雷德(AlexisKreyder)的《蜀葵静物画》Astilllifewithhollyhocks

因为是回忆蜀葵,没有实地采集图片,也翻看了一些资料,内容庞杂,抽取一小部分,留给自己看看。

蜀葵这个铭刻在记忆深处的花卉,如此吸引人。见过多次,但永远都是站在离植株一米远得地方,静静地看着它,看着它艳丽的花朵,却从来没想过靠近它。

此篇未完待续,但时间上没有定期!

最后引用冰心《繁星春水》的一首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送给那个自少年起就陪我一同去书店和花鸟市场的人。

纯属兴趣,多带矫情,

考不考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