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成婚便有“三茶六礼”之说,

那么,在潮汕,在棉湖,

婚嫁礼俗又是怎么样的呢?

提亲

托媒人和家里的亲戚长辈(除父母)一起去女方家,带上茶包,香烟水果(女方家里爷爷奶奶健在,还需带上朥饼孝敬老人家);一同前去求亲的人数讲究双数,好事成双。

约家欢

女方家人跟亲戚凑双数过来男方家,食(kan)茶(jiajing)。一般是早上过去,临近中午,男方大多会设宴款待。

开时日

媒人带上小茶包(糖包),请女方父母给出待嫁女儿生辰八字。然后转交男方。

择日

拿到时日八字,男方家人要将男女孩的生辰八字带到日馆算算结婚、送聘、挽面、裁衣服等最佳时、日。避免生肖相冲,不吉利日子。

送日

媒婆带好男方准备的朥饼,大吉,红包一个(寓意不携“空日”)把日子告知女方父母。

送聘

现在多为“两聘合一”:

一聘“捏糖”(一个形式,理解为拉钩,不许变。)

二聘为聘金首饰。

男方送十二版贴、聘金首饰、茶包、大吉、红糖做成的“糖球”插上石榴花(东西用一对箩筐和一对花篮装)、女方需要送亲戚朋友的喜糖等;

女方设宴请女婿和其随行亲信,并回礼(子孙包、薯丸、绿豆、香蕉整串、女婿戒指等)。

当天早上,女方家里要备好甜蛋汤请男方一行;男方喜糖送到,女方需祭拜灶神(礼品多为子孙包、薯丸、绿豆、香蕉、糖果等;十二版贴返回,庚帖留下)。

以前女方买猪心一枚,用红盘装,周围围上一圈红鸡蛋让男方带回家,男方收下后再送回一半猪心,寓意永结同心;现在为避免繁琐,猪心切下一半在女方家里煮熟,让一对新人吃下,剩下一半让男方带回。

特别的,男方送聘一行进门时,女方家人应避开,避免“冲撞”。

送聘过后,男女双方家庭需根据红庚帖的指示,进行合账安床(男)、挽面插钗裁衣(女)等事务。

公婆桌

结婚前一天,男方安排亲戚媒人,担“粿,糖包、猪腿,桌宜钱(女方明天出门前的餐费)”、“肚痛肉”等,送到女方家,男方的亲戚与媒人留吃一碗汤圆,随即便载走女方的嫁妆和行李。

此前,伴娘须提前到家里来为新娘整理要带到婆家的衣物和嫁妆,这就是潮汕婚俗中的“装箱“。在装好衣物嫁妆后,青娘婆一边念念有词作着四句,一边把一粒粒的花草洒在新娘的行李箱里;害得请新娘母亲在行李箱的四个角落里(两个箱子就是八个角落)各放上一个红包。据说,这对行李箱婚后只能放家里装东西,不能带出门的。

图1释:小的红色盆子(洗脸盆)中间放了一个传统的油瓶,里面装了双数的硬币,外围用人民币围起来,即为“围油瓶”,寓意婚后柴米油盐无忧。红色盆子围的日用品(洗漱用品、起居用品、裁衣尺、针线盒、烧水壶、敬茶工具……)是新娘带到婆家用的。此外,还需要准备一把红椅子,一对枕头。(图2为更加传统的用品。)

结婚

结婚前夜,新娘要用12种花草浸泡的水来洗澡,这就是俗称的“洗花水”,现在的“洗花水”可比以前简化多了,大部分花草都不需要特别指定,但石榴花仍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着多子多孙的寓意。在洗完花水后,新娘还得一口气吃下两个水煮蛋,这套仪式才算真正完成。

当天,新娘母亲要为新娘插上石榴花,新娘也要分石榴花给兄弟姐妹。娘家设嫁桌,新娘要吃两碗饭(一碗吃,一碗看),给父母请安后,由父亲牵上轿。

男方则安排一对子孙满堂的长辈,提上红亮的新娘灯,在村或寨外边(今多为巷子口)接新娘。

新娘进门(男方家每扇门都要贴上“麒麟到此”),进门时,男方家人避开,新娘要“跨火熏”,随即好命人(子孙满堂)做四句。然后新婚夫妇拜“思面公”和拜祖报喜。接下来就是吃甜蛋汤。

结婚当日,冲生肖者避免牵拉新娘和进入新房。即使下雨新娘也不能撑伞(谐音“散”),只能戴斗笠(此习俗与揭阳、潮州地区大有区别)。

当然,这一天,新娘还有一场“重头戏”:敬茶。向男方的长辈敬上一杯茶,就可以收到一个红包或金饰,哇,准新娘们期待吗?

完整的婚嫁习俗还有新娘“返厝”这一程序,婚后择吉日,新娘以出嫁时候的穿扮(此前新娘是不可以洗头的)返回娘家。当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接新郎新娘回家,新人稍坐后,出门逛一圈(传统上是要回婆家),再返娘家,称“二返厝”,娘家设宴招待。新人除了得给前来迎接的兄弟封红包外,进入娘家时,还得给家里的老老少少一一封上红包。当天,新人准备返家时,娘家得准备一个煮锅让新娘带回婆家。

……

……

小编有话说

现今,棉湖的婚嫁习俗很多环节也已经被大大简化,本文为某一氏族礼俗,仅供参考;如有遗漏,请多包涵。

另外,结婚最重要的就是两情相悦,婚嫁习俗只是形式,能够做到的礼多人不怪,可以简化的也无谓极尽完美。

签约编辑:七巧板文化工作室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xuebaomam.com/slhcs/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