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瓷器上的文化传承
与病共"养生" http://www.mxxshi.com/guanaijiankang/yangshengyinhsi/m/396.html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名“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五月天气渐热,细菌容易繁殖,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俗称五毒)等毒虫纷纷出动,疠疫常常发生,致使五月又有“恶月”之称,五月五日又有“恶日”之称。 ▲五毒因此,人们想方法设法在此时辟瘟祛邪,以求安康。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或石榴、蒜头等,都是有此用意。因为菖蒲的叶子像剑,被称作“蒲剑”、“水剑”,因此,人们认为将其插在门上可以斩邪祟。 艾草有异味,是可以用来治病的药草,人们认为将其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花红似火的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可以避祸。大蒜头像锤子,气味辛烈,具有祛病消炎的功用。 ▲挂艾蒿和菖蒲 张天师名陵,又名道陵,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教人信奉道教,并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后世道徒尊其为天师。传说中的张天师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辟瘟消灾,。因此,民间习俗常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祛邪除祟、镇宅佑安。▲张天师辟邪画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明万历的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内壁相间排列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间绘以五毒纹样。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明万历的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内壁相间排列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间绘以五毒纹样。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结合景德镇五彩瓷的特点及此盘上的装饰题材来看,专家推测这件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应该是明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 独具中国风情的装饰风格、五色兼具的装饰手法、传统脱俗的装饰题材、细致精美的烧造工艺以及符合大众审美精神追求的美好寓意,都完美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创新与融合。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工艺生产水平等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新途径。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5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咸PK北甜,粽有心意传家
- 下一篇文章: 我参加了天山区总工会组织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