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丝语听,蓬勃的夏
夏多和雨 欧阳冰云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七月的天气真是善变,出门的时候,还阳光明媚,酷热难挡,这才一盏茶工夫,乌云就上来了,细雨密密如织。还好,手里有遮阳伞。 撑伞走在细雨中,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的气息,微风吹拂,感觉十分的惬意和凉爽。路边的银杏树经过细雨的洗涤,格外的翠绿,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街道上的行人聚集在道路两旁的小店里,使昔日拥挤欧的街道一下子空旷起来。有人在屋阳檐下探着脑袋张望,雨点却像和他较劲一般,越发下得迅猛,风助兴似的狂舞,前面撑伞的女子,被风卷起了裙子,赶紧扔下伞去护住鼓起的裙子,不想伞却在刹那间吹得老远,一路小跑,总算追到了,这恼人的雨啊,让人欢喜让人忧。 路边的瓜农和菜农是不怕雨的,他们知道这七月的天气,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眨眼工夫,又会雨过天晴。菜农刚从菜地上来,裤脚上还沾染了许多泥巴,他们黝黑粗糙的手,摆放好新鲜的蔬菜。纤细盈嫩的豆角;丰满多汁的葫芦;还有辣椒、茄子、冬瓜……样样都是新鲜水灵,寄托了菜农的期望,浸透了菜农的汗水。瓜农拍打着又响又脆的瓜,像拍打自家隔壁的毛头,这样好的瓜,还指望我降价啊?别以为这天会下雨,你没瞧见吗,东边日出西边雨。一会雨后天晴,燥热难耐,还不是抢着来买。 放暑假的女儿,上完电子琴培训班归来,一路唱歌,一路欢笑,羊角辫像一对湿透的翅膀,不停地拍打,不停地飞翔。雨成了她临时的玩伴,她追赶着雨,雨引诱着她。 七月的雨,是很有韵味的,不信,你坐在阳台上,听听那窗外的雨声,清脆落地,动听和谐,不急不燥,不温不火,似音乐流淌,似泉水叮当。如果泡一杯早春的谷雨茶,一边倾听一边凝望窗外,那更是一件美事。任茶叶在杯中舒展、释放;任清香在身边弥漫;任窗外滴滴嗒嗒的雨声滴落。“一任街前雨滴到天明”这是一种怎样淡定的情怀啊,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惬意舒适的。听雨,其实就是和雨声一起释放自己。 “丝缫细雨沾衣润”,细雨蒙蒙,漫步雨中,总是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任细雨轻轻地抚摸自己的肌肤,任皮肤表层的燥热慢慢消失。七月流火,拥有冰凉舒适的感觉,是多么的难得。 《后汉书》中有诗云: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和雨轻风,是七月的渴望,是夏天最美的点缀。夏雨难留,你美滋滋的心花还没有怒放,天就放晴了。遗憾总是有一点,但站立在雨后的夕阳下,回味和雨轻风,也别有一番情趣。 夏天的印记 王春玲 任何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夏日来临,常常不经意间想起一些人和一些物什,而今,关于夏天似乎只有各种裙子、冷饮、烧烤和空调带来的惬意与不适。 葫芦开花。春天的时候,母亲会在墙角种下几棵葫芦,却很少牵引我的目光,直到夏天,它们开出白色的花,在母亲搭的葫芦架上攀爬成一道风景。夏天的傍晚,我们劳作归来,母亲做好了饭,我和弟弟妹妹就在院子里忙着放桌子、摆凳子,准备吃晚饭。那时候我们没有吃过烧烤,没有野餐的经历,隐约觉得在院子里吃饭有说不出的浪漫,有风声高过头顶,有蝉鸣、鸟叫,还有那一架葫芦花,偶尔葫芦架上还会有那种很大的飞蛾盘旋。曾经只道是寻常,而今却变成了记忆中的风景,夏天的风还是匆匆,吹拂着谁家的那一架葫芦花呢? 蒲扇摇摇。记忆里,夏天的时候,爷爷奶奶的手里常常摇着一把大蒲扇,我玩得满头大汗,奶奶就会用那把大蒲扇不停地扇,直到我忍受不了那样的安静。现在我偶尔会因为情趣买一把折扇或者精美的蒲扇,自己扇几下就觉得手腕酸痛,想起奶奶为我打扇的那些时候,想必奶奶也累吧,不肯停歇只是因为爱,我却连爱自己都这么敷衍。今天,依然有卖蒲扇的,精挑细选的往往是老奶奶模样的人。蒲扇已经没多少实用价值了吧,也许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怀旧,就像超市里的水果罐头。 青青篱笆。我曾经多次写下“青青篱笆”,觉得这是个很美的意象,其实,记忆里春天的篱笆并不美,不过是农人用秫秸、烟秸或者散乱的树枝、棍棒扎成的,大都用在自家的菜园里圈住种下的菜。夏天的时候,篱笆上缠绕了喇叭花、拉拉秧、或者扁豆之类的藤蔓植物,那时的篱笆就美成了花墙。现在我看到了很多更美的篱笆,比如开满蔷薇花的栅栏,比如用冬青、花椒或者别的灌木植的篱笆,可那些篱笆后面却常常是陌生的目光和风景。读到“日长篱落无人过”,依然会心生柔软,遥遥臆想范大诗人所见的篱笆。 小巷深深。小时候,我家住在小巷深处的一所青砖老房里。关于小巷的记忆,多和夏天有关,在其他的季节里,小巷也只是道路而已。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有真正的玩具,但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一个小孩儿发现了一只触角长长的天牛,立刻呼朋引伴来观看,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出来了,趴在地上,用各种手段逗引那只其实并没多少乐趣的天牛,能在小巷里消磨掉一个冗长的中午。我们还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比如用杏核做哨儿,我们寻找饱满好看的杏核,然后在小巷的青砖墙上磨,小巷的墙壁上也因此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把杏核的两面磨出小洞,然后用针仔细地把里面的杏仁挖出来,一呼一吸间就会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声。那清脆的声音犹在耳边,小伙伴们却风流云散,各安红尘。 夏有“美人”亭亭立 杜明芬 我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翡绿盛夏的。刚来时,还只见清秀的草丛卷起一阵又一阵淡绿色的浪,而此刻,花鸟鱼虫都已沐浴在炽热的日光之中。抬头望去,一只只蝴蝶飞来绕去,它们该是和我一样来寻找花香的吧?每一只蝴蝶前生都是一缕花魂,今生来寻找自己,而我,则来这里寻找“美人”。 风撩动绿叶的时候,一缕缕红绒不甘寂寞地舞在空中。含羞带怯、秀美半敛的合欢灿烂地展示着它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烈。起风时,细长的花蕊在树丛间与绿叶嬉戏打闹;无风时,端正规妆的合欢,只静静地停在那里,就是极美的风景。我知晓它是从书卷里走出来的女子,螓首蛾眉、巧盼倩兮。 清澈无波的池塘里,站立着一朵朵淡粉色的莲荷。“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莲荷袅娜地开着,它以极其清澈的眼眸观望着这世间的一切景象,遗世而独立、冰清而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荷是刚出浴的美人,不污不诟、质朴高雅。 耳畔响起夏风的呢喃,一股不浓不淡的香气稍稍略过鼻间。抬眼望去时,只见碧绿与淡绿相杂的丛间,盛开出一朵朵栀子花,洁白如玉、揽尽风华。盛开在夏夜的栀子总是在寂静无言里散发着芳香,在沉默中享受花期。月光下无暇的栀子是素颜朝天的女子,总在沉默的时光里倚着窗牗赏月,高洁无尘、素雅清新。 花事阑珊的季节,嫣红似火的石榴花便跃上了枝头。碧绿的叶衬托着一朵朵精致的花儿,它们时而低眉浅笑、时而寂静无声。就算在炎热的夏日,依旧保有如火的激情,即使是倾盆大雨也动摇不了它们的决心。鲜少有人不被这绰约多姿、风华绝代的花吸引目光。它们是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女子,热情如火、步步莲花。 但无论是合欢、莲荷、栀子抑或者石榴,它们都有各自的花期、各自的颜色和各自的香气,会各自开到极致,再各自开到荼蘼。虽各自绚烂,却也相互映衬,构成了夏日的一番美景。而人世间的风月事,大抵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路、各自的缘和各自的因果,有的人遇见成了朋友,有的人遇见只是陌生人,但无论熟悉与否,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的过程才是生活。 不必“死如秋叶之静美”,但一定要“生如夏花之绚烂”。要学会去遇见和接纳那些不一样的事物。在平静的岁月里,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竹林里的夏天 刘希 儿时的夏天,我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竹林。 我家屋后的竹林里,长着又粗又高的楠竹,遮天蔽日,为我们营造了一方清凉的世界。外面热浪逼人,走进竹林,顿时感觉阴凉无比,全身舒畅,是避暑的好去处。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在竹林里捉迷藏,比赛爬竹竿,或是搬把小凳,拿本书品读,在竹林里,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夏时光。 有一次,我们走到竹林的最深处,居现发现了一棵李子树。这棵李子树高大茁壮,枝条迵劲,有很多年头了,但因无人发现,满树都挂着香甜的果实。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哧溜”一下爬上树,摘下又大又甜的李子。自己吃不完,送到父母吃,送给爷爷奶奶吃。那棵李子树,实在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不久以后,李子树成了我们玩耍的新目标,我们比赛爬树,树皮被我们磨得非常光滑,我们站在树上,拉扯着横生的枝条,摇呀摇,一点也不害怕。 那之后的每年夏天,我们都能顺利地找到那棵李子树,吃到又大又甜的李子。 爱花的我,有一天竟然在竹林里发现了一丛白色的兰花。碧绿的叶子配上洁白的花朵,一下子就晃进了我的眼睛,让我着迷极了,我想挖回去栽在花盆里。我向小伙伴们透露了我的心思后,本来以为他们会反对我这自私的想法,没想到他们都很赞同,个个都使劲帮我挖。没有挖土的工具,全靠手刨,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兜白兰花终于被大家完好无损地挖了出来,我兴冲冲地找来一个花盆,栽了进去,放在我家的窗台上。兰花花期长,成了我家窗台上的最美的一景。 偶尔,我们在竹林里还能发现一窝土鸡蛋。家里的鸡都是散养的,夏天的时候,母鸡也喜欢在竹林里找虫子吃,若是它们来不及跑回家下蛋,便会找一处软软的草丛当鸡窝,时间长了,便累积成一窝鸡蛋。发现土鸡蛋,这可是让父母高兴的事儿,一窝土鸡蛋,可以卖好几块钱,买盐、买醋,买洗衣粉都不成问题了。 当然,竹林里的蚊子也是猖狂的。和蚊子斗,也是蛮有趣味的。除了全身洒上花露水驱蚊、见一个拍死一个灭蚊,还用空酒瓶装上糖水挂在竹子上,傻乎乎的蚊子闻到甜味后,便一个劲儿地往瓶子里钻,看到瓶底黑压压的一片,那满满的成就感,简直让人兴奋得又唱又跳。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但每到夏天,我都会想起竹林里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怀念曾经共同钻过竹林的小伙伴,那些撒着欢儿奔跑、跳跃、攀爬的场景,成为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 夏天的夜晚 彭海玲 当落日的余晖摇了摇裙摆,慢吞吞地从天边隐去时,夜幕在一盏盏亮起的灯光中降临了。它是那挣扎在白昼烈日里人们眼中的一汪期待,也是忙碌一天归家途中迎着月牙的一抹笑意。 儿时的夏夜,定格在乡村那乘凉的庭院里。街坊邻居吃完饭就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坐着马扎、摇着蒲扇,天南海北地闲聊。我最喜欢的是听奶奶讲那些南山里的传奇故事。戏剧性的情节早已模糊不清,只记得奶奶讲过一条长虫的故事,说它去河里喝水,头都伸到水里了,尾巴还在南山的树上缠着好几圈。那时我怀着好奇又害怕的心情把奶奶的话想象成千百种不同的画面,不知难眠了多少夜。有时候,天太热了,爸爸会在晚饭前把西瓜放到桶里下到井中,这样等晚饭结束,乘凉的时候,我们就能吃到冰镇西瓜了。在没有冰箱空调的那些夏夜里,我们也从不缺美味和凉爽。庭院的夏夜里还时不时会来一个小客人———刺猬。黑暗中它的衣服和土地草丛的颜色很难区别,我们能发现它,要么是它穿越“丛林”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被听到了,要么是它在月光下行走暴露了踪迹。它的出现,为我们的仲夏夜乘凉更添了生机。 记忆中的童年夏夜,像一首民谣,清澈缓慢,自由舒畅。邻里和睦的谈笑声是主唱,蝉声鸣鸣、凉风习习是伴奏,月光清幽、树影斑驳是舞台。 长大后的夏夜,高楼林立间早已没有了曾经的庭院,也不见那围坐在一起拉呱的邻居。跳广场舞、打乒乓球、练太极拳、沿河散步,他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而离家上学的我,在城市里更见识到了不一样的夏夜。 站在天桥上俯瞰车水马龙,远望如银河般闪耀的大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夜的璀璨。走在大街小巷上,风吹来烤串的香味,不时听到啤酒瓶碰撞和倒下的声音。顺着香味来到闹市,随着人流品尝各色小吃,远听各类吆喝,找个摊位跟朋友也举杯畅饮,感受啤酒穿肠过肚的爽劲,也可来一罐梁实秋笔下的信远斋酸梅汤,味浓而酽,凉沁脾胃。吃饱喝足还不算,听着那街头驻场的歌声我忍不住上前凑个热闹。一曲罢了一曲又起,围观的听众也是一拨走一拨来,掌声从不缺席。等听过了瘾,时间早悄悄地溜远了。当我正为明早起不来而担心时,广场上的大屏幕放起了世界杯直播,狂热的球迷们已经席地而坐,这城市的夏夜可真是精彩不断……现在的我感受着城市里繁华的夏夜,体会着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它没有夏日的炙热,也没有乡村夏夜的安宁,它有着属于自己的激情与活力。它像一首摇滚,热情四射,躁动不安。忙碌的人们都是它的乐章,整个城市就是它的舞台。 月亮,遗失在夜空中,像是一枚卵石。星群,散落在黑夜里,像是细小的金沙。用夏夜的风,来淘洗吧!你会得到宇宙的光华。 我无法像顾城歌颂世界一样去歌颂夏夜,却甘愿静心去感受与回味这人与自然交织的赠礼。人生苦短,我们应尽情享受这迷人的夏夜! 夏夜(外一章) 路志清 天空藏起阳光,夜晚用自己巨大的黑,开始书写荫凉的音符,为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降温。 夏夜的辽阔,却藏不住一声蝉鸣,月光一再被复制粘贴,却还是寻不见一只蝉的踪影。 夜风清凉,这吹来的风啊,在一次次清爽一颗颗疲惫的心灵,追名啊逐利啊,一颗颗心中的欲望太深太重了,多么需要一阵清风,把这些人群喊醒。 星光点点,蛙鸣阵阵,夏日的夜晚,如诗如画。 如果还不够凉爽,就期待一场雷雨吧,轰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过后就是一片惬意的清凉啊,被冲洗过的草叶,闪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儿,星光下一闪一闪的,清澈着无数的眼睛。 在夏夜,总有一些东西,把我的目光点亮。 盛夏的荷塘盛夏的荷塘,是一幅画,铺展在这乡下的大地上。 一片澄明的水域上,一片片硕大的荷叶,和一朵朵洁身自爱的荷花,是最美丽最耀眼的主角儿。蓝天白云在上,清风蛙鸣,穿越其中,为你的视觉与听觉里,都制造出不一样的魅惑来,让人目光痴迷,让人心灵痴迷。 阳光下,月光下,荷塘,都是一片波光粼粼。 和这乡下盛夏时节的荷塘相处的时光,记忆中,总会有一缕光在粼粼闪烁。 一只红蜻蜓,挥舞着翅膀飞来,落在这荷叶或荷花上,多像是把那童年的回忆,给驮了回来。 每一个意象,都是一首首唐诗或宋词里的,那种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好,宛如一杯杯别样的美酒,将人心灌醉,醉倒在这盛夏荷塘的美好意境里,这些年来,我的一颗心一直都未曾醒过来…… 流萤入梦 李晓琦 我手摇着蒲扇在院子里纳凉,倏然间,居然意外地发现了几只萤火虫。 说实话,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萤火虫了。 在我小的时候,萤火虫是很常见的,夏日的夜晚,当我们吃过晚饭,打开屋前屋后的门,就可以看见许多。有的匍匐在草垛里,有的飞舞在半空中,有的停在窗前打量着空地上乘风凉的人们。它们的尾部有一处地方会发光,这光看起来像是黄颜色,又像是草绿色,如一盏盏小型的荧光灯。这灯并不长亮,而是一闪一闪的,仿佛电力不是很足,点一会就得充一会。 那时,还是在院子里的这片菜地上,种着几颗菜和几株瓜。瓜熟时节,白日里,蝴蝶、蜻蜓都来围它。入了夜,萤火虫也来照它,像一个个农夫打着手电或灯笼查看蔬菜的长势好不好,有没有人来偷瓜。它们白天很少活动,趁着树上的蝉和田里的蛙交班的时候,才从地洞里跑出来——有时贴着泥土钻入草丛里,有时停在一棵菜的头顶心,检查完了,就相继飞起,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很快就聚成了一群,我们抬头看去,像是眼前又多了一个星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这几句诗,常常由纸上文字变成现实里的事实。小时候的我们不懂事,最爱捉萤火虫玩。萤火虫的移动速度很慢,伸手便可捉住。我们每捉一只萤火虫,就将它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或者玻璃瓶里,拿回房里,关了灯静静地看它们发光,有时也学隋炀帝集萤放赏,学车胤囊萤而学。心善的父母若瞧见了,免不了数落我们一顿,然后打开瓶盖,将萤火虫放归自然。刹那间,流光飞舞,我们眼前所见,宛如童话一般。 夜深了,青蛙叫累了,蟋蟀罢唱了,我们也都被父母叫回楼上睡觉。但我总不肯死心,趴在窗前,与每一只飞过窗台的萤火虫道“晚安”,直到那些越来越远的光再也看不见。这些记忆,想想都觉得美好。只是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萤火虫再也见不着了。它们好像凭空消失了,不知是飞去了外太空,还是被外星人捉去放赏了。 如今,夜里依然可见流光溢彩的画面,却是街上的霓虹灯发出的,好看是好看,却留不下一点回忆。于是,几只流萤飞过,旧时的画面便只能在梦里重温了。 end 编辑:刘燕章慧娟 监审:叶玲玲曹诗良 总监审:刘辉 主办单位:太湖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thxww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9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果原来可以这样吃附9种花样吃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