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见证脱贫石榴红了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m.39.net/disease/a_6173166.html 石榴红了 摄影 刘鲁豫文 田野 “淅川的软籽石榴,‘喝’的是丹江口水库的天然纯净水,‘吃’的是原生态有机肥,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品牌!欢迎海内外宾朋到淅川做客,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在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暨淅川县第一届石榴节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肩负着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两大任务。保水质,生态“绿线”必须保;促民富,环保“红线”不能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门槛限制。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淅川县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软籽石榴,形成了以石榴为主导的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丹亚湖石榴基地位于九重镇邹楼村,面积余亩。年国庆节期间,扶贫摄影创作组一行走进丹亚湖石榴基地,看到的是鲜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农民正在采摘丰收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丹亚湖公司负责人梅发德告诉笔者:“丹亚湖石榴基地创办于年,如今已经进入盛果期,年生产正品石榴30余万公斤,效益余万元,带动了邹楼、曾岗两个村40余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除了土地流转收益,还可以在果园里打工,做产业工人,按月领取工资。每年,丹亚湖公司发给基地贫困务工人员的工资多达60余万元,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邹会霞是丹亚湖石榴基地的产业工人,也是邹楼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3口人,其中有人是残疾人。在政府的帮助下,邹会霞一家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邹会霞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每年收入万余元,摘掉了贫困帽子。与邹会霞一样,邹会晓是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的贫困户,一家5口人,一个女儿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3个孩子都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邹会晓一年四季在丹亚湖石榴基地打工,还与妻子习明春一起种了8亩地,养了3头牛。通过石榴基地帮贫,年,邹会晓一家已经脱贫。邹会晓说:“有了党的扶贫政策,有了丹亚湖石榴基地这个平台,我们的生活就有奔头。”邹会霞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每年可领到万余元的工资。九重镇邹楼村贫困户邹会晓(左)和妻子习明春(右)在石榴基地务工。豫淅红石榴基地位于老城杨山、险峰两个村,面积多达余亩。自年开始,豫淅红的石榴陆续进入盛果期,成为杨山、险峰两个村重要的脱贫支柱产业。杨山村六组汤青珍一家4口人,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汤青珍原来在郑州务工,丈夫在家带小孩。汤青珍返乡后在豫淅红石榴基地务工,并逐步掌握了苗木栽培技术,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负责豫淅红基地的石榴苗培育,按月领取工资。不仅如此,汤青珍家还养了4头牛、6只羊,流转了10亩土地,种植了石榴,打算自己当庄园主。豫淅红公司负责人余昌国给汤青珍算了一笔账:“明年,你家这10亩石榴园将进入盛果期,按照每亩斤计算,10亩地可收益14万元。”如今,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汤青珍一家住上了新房,年,还卖了两头牛,我们去采访的时候,汤青珍的丈夫连新有正在卖羊,全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汤青珍除了在公司上班,自己也流转了10亩土地,由豫淅红公司免费提供苗木,种植了石榴,当起庄园主,10亩石榴最低能收入14万元。 下班时间到了,丹亚湖公司员工们抬着丰收的果实走出果园。 好山好水育好果。软籽石榴喜光,耐瘠薄和干旱,坐果率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淅川属南北过渡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加之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水好,产出的石榴果形、果色、果肉俱佳,出汁率达91.4%,含糖量14.5%左右,深受消费者青睐。据悉,淅川的石榴大部分通过电商直接销往全国各地。淅川县佩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淅川特色产品的电商企业,年曾经创下单日销售石榴单1万公斤的纪录,全年累计销售10余万公斤。像淅川佩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石榴电商在淅川还有多家,他们为果农和消费者搭起了一个绿色通道,让淅川石榴直接进入千家万户。除此之外,淅川还发展了以石榴为主要原料的石榴红酒产品,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石榴附加值,拓宽了石榴的销路。石榴被运到分拣车间,按照大小分级别包装。精品石榴单个重量在1斤以上,6个石榴可以卖到00元左右。据相关部门统计,淅川软籽石榴00年产果量将达到余万斤,千亩以上基地8个,亩以下大户46个,通过地租、劳务、分红等方式,实现产业带贫4余户。淅川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以全国石榴生产科研研讨会为平台,宣传推广了石榴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强了石榴栽培、存储、加工、物流、营销等各环节的技术交流,促进了“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让淅川石榴走上了国际舞台。石榴红了,山川绿了,丹江更蓝了。淅川农民的日子也随着那红红的石榴红火起来。淅川石榴进入淅川县电子商务基地商品展览厅销售。 图文摘自 《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 主编:刘鲁豫版次:01年4月第1版 定价:79.00元 系列图书推荐“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0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书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等15个驻点地的调研创作为素材,运用摄影、绘画、视频、文字等多元化手段,全面展现这15个具有代表性的驻点地的脱贫攻坚过程和取得的成果。透过典型人物和鲜活故事,记录下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反映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深刻变化,讴歌脱贫攻坚战中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留存一份宝贵的脱贫攻坚时代影像。包括《十八洞村脱贫记》《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古乡厚土——陇县乡村扶贫纪实》《迈过石门坎》《光耀州城》《科尔沁草原上的脱贫路》《沸腾的西海固》《寻乌——寻迹脱贫攻坚路》《梅林村——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影像档案》《一“页”鱼龙舞》在内,该系列图书中的10册率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限量珍藏版同步发售。限量珍藏版购买 1、保存下图至手机相册, 、打开手机天猫扫一扫, 3、选择该图片,即可购买 相关推荐 编著:王洪连 版次:01年5月第1版 定价:38.00元 画册《淅川影纪》集中反映了淅川摄影人用脚步丈量时代、用光影记载历史、用初心发现美弘扬美。他们的足迹遍布丹楚大地、丹江湖畔,汗水洒遍城市乡村、山水原野,一帧帧精美画卷和永恒瞬间,见证了南水北调淅川移民的壮举、见证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豪迈、见证了脱贫攻坚工程伟大、见证了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蝶变。新书距离成为优秀生态摄影师,只差这本训练手册近幅广告影像,见证40多年生活巨变一份宝贵的脱贫攻坚时代影像,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创作遇瓶颈?这里有拍出佳作的10大秘诀摄影人必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摄影百科全书” 跟随耶鲁学派“引航人”托德·帕帕乔治,直抵“摄影的核心” 改变世界的十大名酒 跟随格里·巴杰,重新读懂摄影“中外摄影对着拍”画册出版5个任务清单,让你的风景摄影提升新高度5种口味!为你的照片加点料按下快门,之后呢?《口述影像历史——与共和国同行(—)》(三卷本)问世一天4小时,如何用好光?文献摄影典范之作:图文映现中国匠人的痴情坚守好照片背后的规则,你知道吗?风光摄影千篇一律?不妨研读传统美学,滋养你的创作00年第一问,摄影是什么? 36种古典影像工艺,重温摄影术诞生的第一个百年《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来自历法源头的影像物候报告》 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影像致敬农业文化遗产无人机航拍,怎么拍才有趣?什么,成就了莎莉·曼?就地取材轻松取景:手把手教你用手机拍出创意!世间最美的50座城堡,浪漫背后还有鲜为人知的历史街拍的5个任务清单,敢来挑战吗如何让你的照片吸粉无数?50位Ins超人气博主亲身分享征集「点亮—名企业家摄影艺术丛书」征集进行时 00“岭南明珠·生态始兴”全国摄影大展 影廊影像见证40年之巨变王建中:我拍下了我磅礴的心跳——恢弘长卷《黄河三峡》出版《黄河三峡》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携手半生一道追光逐影:一对美国华裔夫妇的光影世界 雪落无声:王玉文的自觉与自省王玉文:40年奔走创作,影像定格下工业时代的肖像50幅历史影像,带您追忆97年风雨历程40年前和40年后的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在这些照片里了话题主席令使摄影不再“二等公民你的照片被侵权了,怎么办?荷赛这盘菜,你有点腻了吗? 看不懂大师作品好在哪,怎么破? 做一名摄影爱好者又何妨? 何为好照片?他们为什么受人尊敬以书证史,本摄影书了解中国摄影的来龙去脉影史甲午战争爆发时,这个英国女人拍下了这样的北京城你真的了解“直接摄影”吗?摄影史绕不开的15位杰出女性摄影师38幅经典名作里的她:每个女孩都是一首读不完的诗 年历史里摄影的各种“第一次”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9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立秋时节,咸阳湖畔石榴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