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刺绣游走在手中的文化脉络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6.html 上苍恩惠仁慈,让劳作的人收获,给勇敢的人信心,赐勤勉的人睿智。居住在景东境内的13.9万彝族人民,在经年累月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创造和保持了自己独特的彝族服饰。彝族服饰多以刺绣为主,辅以银饰配之。一针一线织就一世锦衣,让彝族的血脉游走无量哀牢,在温润中回归本真。 一块绣布,一根绣针,千回百转间,留住了时间,留住了岁月。彝族刺绣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景东彝族传统手工刺绣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安定镇青云村则被普洱市命名为市级文化传承示范村,并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提名奖。青云村的绣娘李海仙,在年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被认定为彝族手工刺绣的省级传承人,年10月被认定为“首席技师”。今天,李海仙就教大家绣制一朵代表“吉祥如意”的牡丹花。 绣制步骤01准备工具:黑色的绣布、绣绷、剪刀、画笔、五颜六色的线。 02绘制图案:可以自己绘制,也可在网上购置自己喜欢的图案。 03绷绣布:绣品图案画好后,就用绣绷把绣布绷起来,绷绣布的时候,两个绣绷圈的结要对齐,这样才能绷紧绣布,绣出的绣品才会漂亮,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开始绣了。 04绣花瓣:要从花瓣的外沿一层一层地往花蕊绣,一层一种颜色,线的颜色也从浅色往深色一层一层地换,一般情况下大花朵的花瓣绣4层,小花绣3层;绣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平针绣。 05绣叶子:绣叶子时也像绣花瓣一样,从叶子的外沿一层一层地往里绣,一层一种颜色,线的颜色也从浅色往深色一层一层地换,大叶子绣3层,小叶子绣2层。 06绣花蕊:绣花蕊时一般采用打籽绣法;花蕊一般采用绿色和黄色的线,绿色是采用平针法打一层底,黄色是采用打籽法在绿色层上打籽,这样来回绣,一朵花的花蕊就绣出来了。 07绣枝条:枝条无论是大或是小,针法都一样,采用平针绣。由于枝条一般是弯弯扭扭的,所以绣的时候采用平针法,但又必须根据枝条的弯扭度来扭线,使绣出的枝条形象逼真。 绣制针法介绍: 彝族刺绣主要有平针绣、打籽绣、青花绣、栽花绣、扣针绣等10余种针法。而绣制一朵牡丹花只需采用平针绣、打籽绣。 1、平针绣是刺绣基本技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它是针线从绣布底面穿过绣布,又从绣布面穿回绣布底面,来回操作,其中拉线轻重要一致,才能使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重叠,不露底。 2、打籽绣是针线从绣布的底面穿过绣布,在绣布上打一个结,然后针线又从绣布面穿回绣布的底面,来回操作。 注意: 绣品修好后,一是可以装框悬挂在墙上欣赏;二是可以做成衣服、帽子、围裙、背巾、鞋子等日常用品的面料图案等等不一。 祖先的先知先觉让人顿悟,美是有源头的东西,或者创造或者固有。坐落于县城北部的安定镇青云村,山高谷深,秀丽怡然,世居着户彝族人民,安定青云村和龙街东山村的彝族均为倮倮支系,他们的服饰有一个共通之处,复杂、精致、艳丽、多变、充满远古烙印。主要绣品有上下装、包头、围腰、挎包、鞋子、鞋垫、马甲、枕套等。 农闲时节的彝族妇女将山、水、花、草、马、羊等大自然中的魅力景象化为抽象的线条,如山脉纹、水波纹、羊角纹、火镰纹、日月纹、云彩纹、石阶纹等镶绣在衣服、鞋帽的边角,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化为服装装饰图案,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在前襟、袖口、头坎肩、腰带、围腰等处有大量的图案装饰,图案取材于大自然的日、月、星、云彩、动植物等,彝族服装之美就在于把多种工艺集于一身,纹样丰富多变,色泽艳美和谐。 青云村和龙街东山村的彝族妇女多采用平绣和勾绣手法,当地俗称雕花和栽花,喜欢在黑、绿、蓝色底布上刺绣,镶贴马樱花、山茶花、牵牛花、火草花、石榴花、菊花、桃花、梅花、灯笼花、洋芋花、蕨类等图案,尤其喜欢把红艳似火的马樱花、山茶花绣满衣服的主要部位,并配上蝴蝶、蜜蜂、喜鹊、飞鸟等动物,形成一幅幅花鸟图,图案结构布局对称、均衡、饱满,色彩艳丽夺目,着意大红大绿,五彩缤纷,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飞针走线,慢工下的细活,一幅刺绣的诞生记,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集天地之灵气所创造出来的奇迹。有温度的手将它们构思描绘,有情感的心在飞针走线。它们是有灵魂的东西,摆放在那里,静默中传递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崇拜。记者 卢东李江冯德夫通讯员王桂 编辑 商有锋(实习生) 编审王格子阳 有趣 有料 有情怀 有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8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特辑端午节,宋人这样过
- 下一篇文章: 初夏,谁惊艳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