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亲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08/4323414.html 母亲和父亲同岁,但她离父亲而去已有十七个年头了。父亲去年八十四岁,思维清晰,精神头尚好。春天的一次感冒后,让他老人家产生了宿命的念头,他说“七十三八十四,神仙不叫自己去。”并给我讲了很多往事,特别是我的母亲。 交谈中,父亲从柜子里取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小包裹,边说边用微颤的双手,一层一层的解开来。当我睁大眼睛看着他的珍藏品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几张破旧的小纸片,全都是母亲用铅笔随意勾画的几幅简笔画。万万没想道,母亲去世以后,父亲一着保存着它,发黄的纸片,仿佛如一封封无字的书信,寄托着父亲无尽的离愁别绪...... 母亲和父亲十四岁时成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两个大孩子走到了一起,牵手走过了54年的艰苦岁月,生活条件好了,母亲却撒手父亲而去。 母亲的过早离世,是我们子女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痛。我们只知道,父母亲夫妻一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照顾好年迈的父亲,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而对老人的内心世界,却知之甚少,交流也少。 更让我惊讶的是,父亲拿出了一只很旧的有些地方磨破了边的长方形绣花荷包(钱包)。荷包的外面是用黑色的老布制成,里面缝制了四个小口袋,一明三暗,用于装钱,中间的小兜是在白色的面料上面,用彩色的丝线绣制的石榴和石榴花,左边的小兜是蓝色的底料上面刺绣着美丽的荷花,右边红色的小兜上面绣制着粉红色的桃花。构图巧致,做工精细,寓意深远。 它是母亲嫁过来后亲手缝制好送给父亲的,可以看出,母亲把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父亲的厚爱倾注在一针一线上。而父亲几十年如一日,把它珍藏在身边。过去在古书古戏中才能看到的情节,没想到在我的父母亲的生活里曾经上演。 父亲说,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受外婆的指导,从小心灵手巧,遗憾的是,在母亲十八岁时,外婆病逝,当时母亲正怀着她的第一个孩子,而且到了临产期,家人没有让她去见外婆最后一面,造成了母亲终生的遗憾。母亲把她一生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大家庭里。 父亲的叙述,也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扣动键盘,梳理出了对母亲的拳拳追忆。 记忆里,母亲在她静下来做针线活的时候,有时还会给我们教唱几句民歌,如《绣荷包》等,还有什么“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上没了娘呀”,现在才明白,母亲借歌抒怀,表达了她对外婆深深的思念。 母亲的厨艺也很好,在那个食物十分短缺的年代,怎样才能粗粮细作,母亲动了很多脑子,有一道洋芋丁丁伴凉粉,是母亲的独创,现在在我家已传到了她的儿媳妇手里。 母亲一生辛劳,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时候的记忆里,村子里娶媳妇嫁女,必备的是一对大枕头,四个枕头頂子要绣花,村里好多枕头頂上的绣花图案,几乎都出自母亲之手,有的直接委托母亲刺绣,母亲用她的辛苦换回来一点鸡蛋和面粉之类的东西为我们改善生活。 而母亲最主要的手艺是缝衣服,母亲有一台缝纫机,伴随了她三十多年。在保证了我们全家老少的穿衣外,母亲也为别人做衣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天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母亲只能晚上加班干,母亲为能挣得几毛钱的工时费用于补贴家用,点上煤油灯,经常是加班到深夜,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吸入了大量的废煤油气体,也给母亲的肺部埋下了隐患。 母亲十四岁嫁到李家后不久,就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的老爷和老奶奶都在世,老爷他们去世后,母亲才由孙子媳妇熬到了儿媳妇的位置,当她也抱上了孙子后,又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业。人常说,十年媳妇熬成婆,但是母亲操持家庭的重担始终没有减轻过。 在这个大家庭里,奶奶一着保留着传统的封建思想特权,家里生活方面的事情,都由奶奶说了算,直至八十多岁高龄时去世。母亲几十年如一日,从无怨言。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母亲和奶奶起了争执。在我出生之前,母亲已生了三个女孩,在当时的农村,如果家里没有男丁,就会缺乏后续的劳动力,所以在过去的农村里,重男轻女也很好理解。我的出生当然给家族带来了新的活力,母亲更是在我身上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厚爱。 但是,强势的奶奶,在我两周岁的时候,用她那霸气的爱,硬是从母亲的怀抱里把我给抢过来,从此我在奶奶的被窝里睡到十三岁,为此,母亲和奶奶争了好长时间,这也是母亲对奶奶权威的唯一的一次挑战。我在奶奶的溺爱中渐渐长大,无形之中,对母亲心生敬畏,和奶奶走得更近一些,但是母亲对我无私的爱,从小到大,直至我走向了社会,仍然有增无解。 记得小时候由于我的淘气,从院子里的墙头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母亲那种惊恐、无助和疼爱的眼神,永远的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残疾,也成了她一生的忧虑。年,我的旧疾复发,看到我手术后安全归来,病中的母亲喜极而泣,母子连心,看到虚弱的母亲,我也很伤感,不禁潸然落泪。 兄弟姊妹七人和父母合影 母亲几十年孝敬公婆,相夫持家,养儿育女,含辛茹苦,当老人都扶上了山,儿女们长大成人,好日子刚刚开始,她也累坏了身体。 看着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暗示我带母亲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当时羞愧难言,这么自然的事情,竟然让父亲说了出来。当我安排好了一切,准备回家接母亲时,家里来电话说,母亲的病情加重,肺气肿已向肺心病转变。我赶回家里,看着呼吸异常困难的母亲,我想,这一小小的心愿今生已无法实现,我愧悔的心翻江倒海,避开父母痛哭至失声。我所犯的大错,就是有来世也无法向母亲还清。 年,母亲68岁撒手人寰...... 一年后,我带着父亲飞赴上海,我不能再错下去,乘着父亲还能走动,我把对母亲的遗憾,要从父亲身上找回些许的安慰。 然而,面对大上海的繁华,父亲却提不起一点兴趣。我问其原因,父亲说他想去北京。我终于明白,看看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是父母亲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心愿。 但愿母亲泉下有知,父亲的北京之行,也能给她以安慰。 我的母亲是心灵手巧的母亲;是无私奉献的母亲;是慈祥善良的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我思念我的母亲...... 作者:长运,本名李俊山,陕西靖边龙洲人,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扫描或常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5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4岁画下4朵花陪娃画画第12期
- 下一篇文章: 夏至常大,繁花盛开